您的位置 首页 文章

张艺谋没有说错,“不合群”的孙俪,才是娱乐圈真正的“聪明人”

红毯上的她,穿得一身白。没华丽晚礼服,也没奢华珠宝,却偏偏成了全场焦点。主持人一报她的名字,镜头全都追了过去。

她淡淡一笑,走得不急不缓,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,她就已经离开了现场。

这就是孙俪。不争,不抢,不合群,却偏偏从不缺席热搜。

有人说她高冷,有人觉得她不近人情。但张艺谋却说,她是最聪明的那种人。为啥?

他看得清楚。这个娱乐圈,靠合群能红一阵,但靠清醒,才能红一辈子。

01

从部队出来的女孩,怎么成了娘娘?

孙俪小时候,其实想当的是舞蹈演员。妈妈觉得她有灵气,五岁起就把她送去少年宫练舞。

她学得认真,天赋也有,常常被团里挑去出国演出,是街坊邻居嘴里的“小艺术家”。

可惜,考舞蹈学校时却两次落榜。原因很现实,老师说她“头大,比例不好看”。就这么一句话,直接把她十几年的努力给否了。

没办法,她只能换路走。妈妈托人找关系,听说部队文工团在招人,她立刻报了名,成了女兵,开始了三年军旅生活。

这三年,她从没叫过苦,也没叫过累。唯一一次偷偷掉眼泪,是因为饭太难吃,妈妈特地背了个包,塞满她爱吃的零食跑去探望。

母女俩躲在角落吃小蛋糕,是她军旅生涯里最温柔的一幕。

退伍后,她不甘心做服务员,开始拍广告、当模特,接触到了演艺圈。

2001年,她去新加坡参加比赛,拿了亚军,评委刘德华还当场问她:“要不要来演戏?”她没答应,因为觉得自己不属于那儿。

回国后签了海润影业,导演丁黑第一次见她时,她穿着白T牛仔裤,一脸素净。导演只看了一眼,就认定了:“这就是我要的安心。”

她的第一部戏,就是《玉观音》。每天最早到、最晚走。别人背台词,她把整本剧本都抄了一遍。

一场打针的戏,她要求真打。一场哭戏,她能连着拍十几条,情绪一条不落地重来。

出道即爆红。她的努力,不是嘴上说说,是一条条镜头、一滴滴汗水堆出来的。

02

爱情从不高调,但她从不将就

孙俪真正让大众记住的,是《甄嬛传》。那一年,她28岁,演的甄嬛,聪明隐忍,柔中带刚。剧一播出,她成了“娘娘”,观众封她为宫斗剧“天花板”。

戏里甄嬛为爱忍辱负重,戏外的孙俪却活得很清醒。

拍《甄嬛传》时,她刚好怀孕。很多人劝她,别那么快结婚生子,怕耽误事业。但她一点都不犹豫。她喜欢孩子,喜欢家庭,就结了婚、生了娃。

丈夫是邓超。两人刚开始拍《幸福像花儿一样》时认识。一个南昌的男孩,一个上海的姑娘,从剧里搭戏到戏外成家。

那会儿有人说他们不合适,一个活泼爱闹,一个内敛克制。但孙俪不在意。她看中的,是邓超身上的温暖。

婚后,邓超成了“搞笑爸爸”,孙俪成了“鸡娃妈妈”。她爱操心,但也很会陪伴。教孩子写书法、做手工、做香薰,家里过得热气腾腾。

也有人说她“太清高”,像《甄嬛传》十周年团综,其他演员都来了,她偏偏缺席。节目组开出高价邀请,她就回了仨字:“不参加。”

不是她耍大牌,她只是没兴趣。跟谁吃饭、上不上综艺,她只听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她说得明白:“我不跟圈子混,不是我觉得自己高,而是我不需要靠社交来活命。”

她不合群,但她从不孤独。她活得有爱、有边界、也有底气。

03

不争光、不抢位,却最能打

《乌云之上》里,她演刑警。冷面、沉稳、讲究细节。为演好角色,她跑去刑警队蹲点,还把监控术语、犯人心理学都学得一清二楚。

《蛮好的人生》里,她演保险销冠胡曼黎。事业、婚姻双双崩盘,还得带着误会和背刺,从头再来。

这个角色,被她演得又飒又真实。说着上海话,踩着高跟鞋,一边应付小三,一边和下属斗智斗勇。一场失婚落水的戏,她演出了女人的狼狈,也演出了她的觉醒。

现实里,她也是这样的人。不争热搜,不蹭流量,但她的每个作品都能打。台词必须背熟,道具必须真实。光《甄嬛传》的剧本,她就抄了50多本。

她还爱学习。不是那种“为人设而学”,是真的爱。精油、书法、心理学、拉丁舞,她样样来,而且样样钻得深。

她说,自己不是天才,演戏要靠“笨功夫”。那种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的路,看起来慢,却最不容易崩。

她怕的不是老,而是自己不成长。少女感她不追,紧致脸她不强求。她说,年龄会老,但人不能糊涂。

她不急,不吵,不抢。但她一直在往前走。

结尾

她不是娱乐圈的“合群者”,却是最稳定的存在。

当别的明星在红毯上争奇斗艳,她轻描淡写走一圈就走了。当别的演员一年拍五部戏,她两年拍一部,部部用心。当别人靠话题营销上热搜,她靠角色与作品一锤定音。

张艺谋说她是聪明人。她聪明在,不浪费时间跟风,不耗精力维系虚假情谊。她只把心思用在该用的地方——家人、作品、成长。

她不需要热闹,也不害怕沉默。哪怕不合群,她也从不慌张。因为她一直很清楚,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。她也一直都在,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路。